当你在怀孕的时候,家里的人是不是总是让你多吃,认为你吃的多了,宝宝长得就越好。其实,并不是孕妈妈吃的越多,对宝宝越好喔!
当年,小编的一个亲戚就是沿着越吃宝宝长得越好的路线走下去,本来孕前体重是108斤,到进产房时净重180斤,1米6的个子拥有这样的一个体重,整个人都是方的。
后来了解到,亲戚在孕晚期的时候,妊娠期高血压、高血糖、妊娠水肿等并发症非常严重,导致生产成本大大增加,同时跟正常范围内的产妇相比,亲戚当时的危险系数非常高,甚至要付出生命的代价。
宝宝生下来重6斤7两,去掉羊水等的重量,生完之后,亲戚还有160多斤。手术后别的产妇刀口愈合很快,可亲戚的就非常难愈合。
当亲戚怀第二胎的时候,就非常注意这一点。
亲戚怀第二胎的时候体重为120斤,前16周就是正常饮食,进入第20周时就开始控制饮食、坚持运动,整个孕期总共增重22斤。
有趣的是,第二胎生下来比第一胎还重了一斤,7斤6两。
所以,胎儿的成长与孕妇的体重的确有一定的关系,但绝对不是“孕妇吃的越多,胎儿长得越好”,而是孕妇饮食营养跟得上,胎儿才能够长得好。
温馨提示:正处在16周到20周的孕妈妈就必须要认真对待自己的体重,不仅要每周检测,而且要根据自己的体重调整饮食,增加运动量。
比如,亲戚在怀第二胎的时候,特别注意控制体重,从饮食上到运动上都做了很大的调整。
① 一顿吃的多,其实饿得更快,所以,有条件的话,尽量选择少食多餐。
② 早餐是每个孕妈妈必须吃的,而且还要吃的有营养。
③ 不要吃垃圾食品、膨化食品,不要喝勾兑的果汁,碳酸饮料等饮品。有条件的话,孕期能自己做饭就不要去外面吃或者点外卖,这非常重要。
④ 孕期里每个月的所需营养不同,所以不要盲目补充各类营养。
⑤ 不想动的时候也要动一动,每天有规律的进行运动,如,散步。
经过这样的饮食、运动的调整,亲戚在孕期再没有出现涨势惊人的状况,至于进产房时有140斤,完全是因为在孕前的体重基数比较大的缘故。
那么,什么是体重基数呢?如何计算呢?公式如下:
体重指数=体重(千克)/身高*身高(米)
比如:亲戚怀二胎之前的体重是120斤,身高是1.6米,公式则是:
60/(1.6*1.6)=23.43
如果一位身高是1.65、体重100斤的孕妈妈,体重指数是:
50/(1.65*1.65)=18.52
算出体重指数后,对照以下表格中的数据,找到自己体重指数范围及其所对应的孕期体重增长值:如:
体重指数 <18.5
体重过轻---整个孕期,体重增加12-15kg都是正常的。
体重指数在18.5-23.9之间
体重理想---整个孕期,体重增加12kg左右是正常的。
体重指数在24---27.9之间
体重超重---整个孕期,体重增加7-10kg是正常的。
体重指数 ≧ 28
体重肥胖---整个孕期,体重增加7-10kg是正常的,这里需要注意的是,体重增加低于7kg就不利于胎儿的生长发育了。
作为一个孕妈妈,一定要在孕期做好体重的检测,进入20周是最佳时期,因为孕早期有些孕妈妈会呕吐,体重会不升反降,但是到孕5个月的时候,基本妊娠反应就没了,而且胃口会出奇的好。
中国著名产科专家、北京和美妇儿医院特约专家吴连方教授说过“孕期控制体重,大体可归为一句话:一张嘴两条腿,一张嘴即为管理好饮食,就是吃的学问,两条腿就是要合理运动。”
那么,吴教授站在专业的医学角度是如何给孕妈妈们提出建议的:
① 均衡摄入3大营养物质(碳水化合物、蛋白质、脂肪)
每天饮食比例大体为:碳水化合物55%-65%,蛋白质 20%-30%,脂肪 10%-15%。
② 少量多餐
正餐吃七分饱,多出的食量,在加餐时吃,这样既可以稳定孕妇与胎儿的血糖,及时补充能量,也不至于因为吃的太多而引起肥胖。
③ 适当工作
可以增加孕妇的运动量和交流的机会,有利于孕期心理及运动的调节。
④ 合理运动
每天半小时到1小时的散步,36周之前可在专业人士指导下游泳,孕中期还可以到专业的机构练习瑜伽,这都是适合孕妇运动的项目喔。
孕期我们要多听专家的建议,调整好自己的膳食、生活方式、运动节奏,让自己健健康康、漂漂亮亮的度过孕期。